分流話務,“一號通”出絕招
所謂“一號通”就是將一個用戶的多個電話號碼(包括小靈通、手機、固定電話等)捆綁在一個號碼中,有的運營商準備把它的號碼前三位定為“700”,所以又稱700業務。其他人只需要撥打該號碼,“一號通”的智能網平台即可以把來話接到用戶指定的電話或手機上。幾個號碼的接聽順序由用戶自行設定,第一個號碼無應答,智能網平台可以把來話自動轉接到第二個、第三個號碼上去。這樣,不但打電話一定可以找到被叫人,而且被叫人所使用的通信工具可以事先自己設定,把最便宜的電話放到前面,既不必擔心別人找不到,又不必為此化冤枉錢,真可以說是又方便又實惠。
業界對於“一號通”的推出說法頗多,但有一點是得到大多數人的肯定:“一號通”是固話運營商對於移動運營商分流固話業務的一種反擊,以奪回被蠶食的固話業務。眾所周知,在移動電話尚未普及之時,通信界是固定電話一統天下的局面。然而,隨著移動電話走入千家萬戶,原來的固話運營商不再高枕無憂了,他們的業務量越來越多得被移動話務分走。為了在通信這塊大蛋糕上分得更多的份額,固話運營商不得不想出新點子、開闢新業務,以更具吸引力的業務招攬用戶。在這種情況下,“一號通”便應運而生。
對於這一點,著名電信專家、北京郵電大學闞凱力教授表示積極支持。闞教授指出,“一號通”有很大的市場空間,因為現在手機的通話費比市話高很多,“一號通”的用戶如果在家里或辦公室,肯定是把座機放在前面,這樣就可以節省開支,不化冤枉錢;出門時,來話又可以自動轉接到手機上,也不會因此而誤事。同時,移動電話的通話質量一般不如固定電話,“一號通”用戶在省錢的同時還可以享受比較好的服務。
巧妙解決“號碼攜帶”難題
在論及“一號通”時,闞凱力教授給予高度評價,稱其為“中國的又一創舉,解決了世界通信界關於號碼攜帶的一大難題”。
所謂“號碼攜帶”又稱為“換機不改號”。它規定號碼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屬於用戶,用戶因為搬家或改變運營商以後,可以保留原來的電話號碼不變。“號碼攜帶”解決了用戶號碼更換造成的聯繫不便,並由此防止運營商用號碼把用戶“鎖定”,大大提高了用戶的選擇權,使運營商只有通過提供物美價廉的服務才能留住客戶。但是,由於目前固話和手機號碼都由運營商控制,各運營商之間存在激烈的競爭,所以他們會採取各種措施,如收取高額費用、在技術上設置障礙等,阻礙消費者自由換號。
闞教授指出,“國際上十幾年前就提出'號碼攜帶',然而由於技術複雜和各個運營商的自我保護,一直沒能解決,成為一道世界難題。去年十月美國才出台關於號碼攜帶的硬性政策,但是執行起來還是困難重重。我國的'一號通'繞過了'號碼攜帶'的技術困難和運營商壁壘,用戶在自己的'一號通'號碼下面可以任意更換號碼和它們的順序。這樣,不但技術上簡單易行,而且與任何運營商都無關。只要'一號通'的號碼不變,無論運營商給的電話號碼怎樣變,都不必擔心別人找不到你。這樣就非常巧妙的解決了'號碼攜帶'的問題。”
闞凱力教授指出,“一號通”的出台意義重大,將有利於促進電信運營商之間的公平競爭。“一號通”給了消費者更大的選擇權,各大運營商要想用戶將自己的號碼排在接聽順序的前面,必須以物美價廉的服務吸引用戶,這樣各大運營商便會想方設法降低資費,可以促使通信市場走上更加規範健康的發展道路。
互連互通毋庸顧慮,“一號通”前景看好
記者在對“一號通”進行採訪過程中,電信方面一直保持謹慎態度,低調行事。這一點讓人們大惑不解,一個原本應該大張旗鼓進行宣傳的業務電信何以如此低調行事。業內人士認為,這是因為電信方面尚有很多顧慮。
有業內人士分析,由於“一號通”將會分流移動運營商的部分業務,電信的顧慮主要是擔心移動運營商不合作,採取抵制措施,使轉接呼叫失敗,這樣很容易導致這項業務流產。這一點有前車之鑑,廣東電信2002年底推出的“遊子歸家”手機休息站業務,攔截了部分移動話務,引起移動和聯通的不滿,後來遭到了反擊。
這個顧慮說到底還是互聯互通的問題,然而闞凱力教授卻指出:互聯互通根本不成問題,電信、網通的擔心完全多餘。從運營商之間的關係講,移動和聯通在互連互通上進行阻攔也是不明智的。闞教授對這個問題作了具體分析:如果是“一號通”把來話轉接到手機上,移動運營商如果不給接的話,來話將會自動轉到下一個號碼,他原本可以賺到手的通話費就拱手讓人了,所以移動必然會接通手機。如果是用戶用手機打“一號通”,移動就更會配合,雖然他不知道用戶究竟會用哪個電話接聽,但這份呼出電話的錢還是先賺到為妙。因此闞教授認為,無論從那種情況分析,移動運營商雖然對“一號通”心懷不滿,但不應該在互聯互通上進行阻攔。
專家為“一號通”支招
去年8月以來,鐵通“一號通”的不景氣讓很多人心有餘悸,這大概也是電信網通低調行事的一個重要因素。
闞凱力把鐵通“一號通”不成功的原因總結為四:第一,用戶使用“一號通”業務,是希望今後這個號碼永遠不要變,這就要求“一號通”的經營者有可信度。但是,因為種種原因,鐵通在用戶中的信譽不高,導致它的“一號通”也未能獲得用戶的充分信任。第二,鐵通對“一號通”的宣傳力度不夠。連闞教授去年都不知道鐵通搞了“一號通”,消費者知道的就更少了。第三,鐵通“一號通”的號碼未能從消費者角度考慮,它自己給用戶分配一個八位號碼,不但用戶難記,而且更難通知自己的親朋好友。如果讓用戶自己選擇有特徵的號碼,效果就會好得多。例如,這樣用戶就可以把大家都已經知道的手機號加在“700”後面,或者用生日、身份證號、學生的學號等便於記憶的數字。第四,闞教授認為鐵通“一號通”的收費標準太高。“一號通”只要建立一個號碼查詢轉換的計算機平台,並不需要太多投資,收費完全可以低很多,甚至在試用期間免費,“先嘗后買”。
闞教授認為,“一號通”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提供良好的服務,使用戶感覺到“一號通”為自己提供了便利和價值。例如,“一號通”服務商可以開展代理收費業務,用一張話單包括固定電話、手機費、小靈通等,詳細標明各項費用。這樣,可以省去用戶每個月多次繳費的麻煩,對於'雙槍'或'多槍'的用戶尤其具有吸引力,“一號通”也就可以向運營商收取一些手續費作為收入。又例如,既然用戶在'一號通'下面可以任意改變號碼而不影響使用,“一號通”的服務商就可以成為各家運營商發展用戶的代理,按照運營商的促銷活動協助用戶主動“跳槽”,從中也可以收取到可觀的代理費。最後,在“一號通”經營者作到相當規模時,就可以利用自己給運營商提供的巨大業務量,向運營商要一個打折的“業務批發價”,不但使用戶享受優惠,而且可以用其中的一部分差價作為自己的收入。闞教授認為,“一號通”的最大優勢不是網絡,而是用自己的服務集中大量的用戶,使自己成為電信運營商不可缺少的用戶渠道和界面。“因此,只要把用戶的規模做大,'一號通'服務向用戶少收費甚至不收費,都是完全可能的。”
為“一號通”支了幾招之後,闞教授還鄭重建議:移動和聯通不應該抵制“一號通”,而是也應該積極開展“一號通”業務:“用戶買手機的本意是移動。想要用戶在可以使用座機時還要打手機,實際上是強迫用戶化冤枉錢,反而會使用戶不買手機,買了也總是關機,或者在手機上看到對方電話號碼後用座機打回去。如果移動運營商主動推出'一號通',用戶不會化冤枉錢,購買手機的積極性就會提高。用戶多了,移動的收入也自然會提高,而且使用戶覺得手機是物有所值。”闞教授認為,尤其是聯通,更應該推出'一號通',用“一號通”把GSM和CDMA兩張網結合起來,比雙模手機更實用,肯定更加受到用戶的歡迎。